利通区“多点栽花”抚育村集体经济-新华网

利通区“多点栽花”抚育村集体经济

2024-07-26 09:36:18
来源:利通区融媒体中心

  “你看,咱这西红柿长得俊不俊!品种好、品质高,肯定会受市场的欢迎。”农户杨红霞自信地说。盛夏的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山水沟特色产业园内,一栋栋温棚内穿梭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,到处荡漾着喜人的丰收景象。

  郭家桥乡是吴忠市利通区的传统农业乡镇,近年为解决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困难的问题,这个乡依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通过通过“党建引领、资源共享、联合发展”新方法,抱团发展、跨村联建,有效解决了班子弱、集体穷、产业单一等系列阻碍,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,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。

  ——山水沟村:党建赋能强引领

  “村里这几年大变样,主要归功于有个强有力的村党支部。”村民们一语道破山水沟村发展的秘诀。从以前的单一发展模式到如今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,山水沟村党支部着力发挥“一线指挥部”作用,党建富民强村,迎来了巨大变化。

  为了进一步解决农产品好种难销的问题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及老百姓的收入,2023年山水沟村采取村“两委”带头入股、党员示范、农户入股的方式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总投资160万元,吸纳本村党员及普通群众30余户加入合作社。合作社成立后,山水沟村采取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由企业提供种植品种和技术,并在农产品成熟后统一进行回收销售,村集体集中承租山水沟特色产业园19座温棚,为其提供种植基地,种植黄柿子、普罗旺斯西红柿、乳瓜以及樱桃萝卜等农产品,农户则提供劳动力,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,还能学习技术、增加收入。

  当年山水沟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,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。今年,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45万元左右。山水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、企业发展、地方受益,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。

  ——郭家桥村:流转土地促增收

  在郭家桥村,连片的农田绵延向远方,微风拂过,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,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成长。2024年,郭家桥村新任村书记上任后,以每亩700-1200元的价格,将本村群众的670亩土地进行流转,用来种植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。

  “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,我们村不断尝试挖掘特色优势。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、高效化,节省了人力成本,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左右。”郭家桥村书记马学峰介绍说,“种植人员优先聘用本村劳动力务工,村民不仅可以得到土地租金,还能依托种植实现灵活就业。”

  “我们村日子过好了,收入多了比什么都强。”村民马金香感慨道。郭家桥村通过挖掘乡土资源、放大特色价值,推进土地流转及流转后规模化种植经营,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,破解农村集体收入增收难题,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18万元左右。

  ——金水河湾农业产业园:三村抱团拓新路

  在金水河湾农业产业园的设施温棚内,一排排绿色的藤蔓上,成熟的西红柿宛若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,果香四溢,沁人心脾。采摘工人们灭回穿梭,忙着将西红柿采摘、分拣、装箱、搬运,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

  “咱们现在种植的是从安徽引进‘瓦大1号’鲜食番茄,从2022年到今年,从最初的7座棚发展到了12卒棚,种植规模越来越大,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。”技术人员现场介绍,“今年‘瓦大1号’鲜食番茄能为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左右。”

  小柿子,大产业。2021年以来,郭家桥乡按照“党建引领、区域联动、优势互补、抱团发展”的原则,打破村与村的界线,将马家大湾村、涝河桥村、刘家湾村3个党支部结成帮带队子,通过“以强带弱”“抱团发展”的形式,在金水河湾农业产业园建成26座设施温棚。眼下,大棚里的西红柿迎来采摘季,红彤彤的西红柿鼓起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,映红了村民的增收路。

  不仅如此,郭家桥乡还扩大帮带对子队伍,动员辖区其他两个村加入金水河湾农业产业园共同发展,并尝试种植蟠枣、无核翠宝、无花果等新品种,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  而郭家桥乡的集体经济发展成果,正是吴忠市利通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利通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,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统筹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,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,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

  据统计,2023年,利通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6714.64万元,比2022年增长17%,村集体经济当年分红1515.96万元。(王欣惠)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纪桂红